10月23日,全國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和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調研組來我山西聚義實業集團對企業擔負社會責任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采取現場視察、個別交流、集體座談的形式,對企業近年來的經濟貢獻、公益慈善、吸納就業、人才培訓、關愛員工、技術創新、節能環保、質量安全保障等狀況做了詳細了解后,認為聚義集團這個民營企業蓬勃興起、迅速發展,有力地支持了區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增長,促進了區域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已成為當地啟動民間投資和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力量,承擔社會責任成效明顯,有效地向社會釋放了民營企業的正能量。
全國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劉薇、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郴、全國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光彩事業處處長馬占利等領導在省工商聯副主席王建華、省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部長方祥華、太原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傳俊等領導以及市、縣工商聯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山西聚義實業集團就企業社會責任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對聚義集團的煤礦礦井、機器人制造車間、煤矸石制纖維車間、煤矸石制多孔磚車間以及崔家溝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崔家溝村敬老院、崔家溝村新農村現場視察、個別交談,然后又組織企業相關部門領導和職工代表召開座談會作了深層次調研。劉薇部長、林郴主任、馬占利處長分別就調研情況饒有興趣地暢談了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調研組認為,聚義集團在生產一線使用了現代化設備設施,為職工的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在硬件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職工維權、人才培養方面既體現了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又體現了企業的科學發展;特別是在投巨資支持新農村建設、捐巨款搞公益慈善,為近三千人提供就業崗位,連年榮獲縣政府納稅貢獻獎等方面,更是直接、直觀地承擔了社會責任,為當地民營企業發揮了引領作用。聚義的發展理念是科學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
調研組指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全國的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像聚義一樣在復雜形勢的嚴峻挑戰面前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民營企業已經懂得當企業發展壯大到一定階段時,要想獲得長久持續發展,必須做到誠信經營、關愛員工、保護環境、回饋社會,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
調研組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在轉方式調結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背景之下,民營企業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不僅關乎促進經濟協調發展,而且關乎促進社會公平、和諧與穩定,也關乎民營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各級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要勇于承擔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職責。希望聚義集團進一步深化履責意識、強化履責理念、提高履責水平,進一步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聚義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純仁,行政副總何淑琴等領導陪同調研。(張有昌)
客服電話:0354-7832900
工作時間:9:00-18:00 (工作日)
意見建議:juyimeihua@163.com